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69篇
  免费   530篇
  国内免费   676篇
耳鼻咽喉   12篇
儿科学   51篇
妇产科学   12篇
基础医学   623篇
口腔科学   94篇
临床医学   859篇
内科学   164篇
皮肤病学   6篇
神经病学   457篇
特种医学   592篇
外科学   4235篇
综合类   1478篇
预防医学   223篇
眼科学   266篇
药学   518篇
  7篇
中国医学   866篇
肿瘤学   112篇
  2024年   75篇
  2023年   216篇
  2022年   324篇
  2021年   392篇
  2020年   363篇
  2019年   264篇
  2018年   280篇
  2017年   315篇
  2016年   344篇
  2015年   357篇
  2014年   812篇
  2013年   711篇
  2012年   720篇
  2011年   682篇
  2010年   654篇
  2009年   519篇
  2008年   413篇
  2007年   409篇
  2006年   408篇
  2005年   297篇
  2004年   294篇
  2003年   296篇
  2002年   214篇
  2001年   172篇
  2000年   121篇
  1999年   154篇
  1998年   88篇
  1997年   87篇
  1996年   85篇
  1995年   78篇
  1994年   64篇
  1993年   61篇
  1992年   43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24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20篇
  1986年   29篇
  1985年   28篇
  1984年   15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16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10篇
  1979年   12篇
  1978年   6篇
  1977年   6篇
  1976年   5篇
  197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探讨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联合椎间融合器(Cage)治疗腰椎滑脱症的疗效。方法分析自2000年4月~2003年12月,采用后路椎管及神经根管减压,短节段椎弓根系统固定联合Cage治疗腰椎滑脱症共12例,按M eyer-d ing分度:Ⅰ°滑脱7例,Ⅱ°滑脱4例,Ⅲ°滑脱1例。术后随访2~4.5年,平均3.2年。结果12例患者椎体间骨性融合率1年89%,2.3年达100%,优良率为91.7%。结论采用椎弓根内固定系统结合Cage治疗腰椎滑脱效果良好,二者能够相互协同,相互促进,符合腰椎生物力学的要求,是治疗腰椎滑脱症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72.
目的:探讨针刺导气法治疗急性腰扭伤的临床价值.方法:将60例急性腰扭伤患者随机单盲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在针刺得气的基础上施以导气法治疗;对照组30例,在常规针刺得气后留针20 min.3 d后观察疗效.结果:观察组痊愈率为86.7%,对照组为43.3%,观察组痊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针刺导气法是治疗腰扭伤的一种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73.
将急性腰扭伤分为脊柱型损伤和非脊柱型损伤两种类型,分别施以针刺和推拿治疗,治疗了30例急性腰扭伤患者,结果27例痊愈,3例有效.  相似文献   
74.
Objective. Signal intensity changes in lumbar pedicles, similar to those described in vertebral body endplates adjacent to degenerated discs, have been described as an ancillary sign of spondylolysis on MRI.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determine whether pedicle marrow signal intensity changes also occur in association with facet degenerative joint disease. Design. Eighty-nine lumbar spine MRI examinations without spondylolysis were reviewed for marrow signal intensity changes in pedicles and vertebral bodies as well as for facet degenerative joint disease. Results. Five percent (46/890) of lumbar pedicles in 23 patients had marrow signal intensity changes. Ninety-one percent (42/46) of the abnormal pedicles had adjacent degenerative joint disease of the facets, while only 21% (189/890) of normal pedicles had adjacent facet degenerative joint disease (p<0.001). Eighty-nine percent (41/46) of the pedicles with marrow signal intensity changes had adjacent degenerative disc disease. Conclusions. Pedicle marrow signal intensity changes are not a specific sign of spondylolysis; they are commonly seen with adjacent facet degenerative joint disease in the absence of spondylolysis. Pedicle marrow signal intensity changes are probably a response to abnormal stresses related to abnormal motion or loading caused by the degenerative changes in the spinal segment. Received: 2 May 2000 Revision requested: 18 July 2000 Revision received: 25 August 2000 Accepted: 1 September 2000  相似文献   
75.

目的:对比观察5种人工晶状体(IOL)计算公式在角膜屈光术后白内障患者IOL屈光度计算中的准确性。

方法:前瞻性系列病例研究。收集2021-09/2023-03就诊于济南明水眼科医院的既往行角膜屈光手术矫正近视的白内障患者23例34眼,其中准分子角膜切削术(PRK)手术史1例1眼,准分子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术后22例33眼。白内障术前采用IOL Master 700测量眼生物学参数; Pentacam眼前节分析系统测量角膜真实净屈光力(TNP); 眼前节OCT测量净角膜屈光力(NCP)、角膜后表面屈光力、角膜厚度(CCT)。采用Shammas公式、Haigis-L公式、Potvin-Hill Pentacam公式、OCT公式、Barrett True K公式进行IOL度数计算后综合选择合适的IOL度数。术后1 mo在客观验光的基础上行主觉验光获得术后实际屈光状态,根据术后验光结果计算5种公式的屈光预测误差(RPE),其绝对值为屈光绝对误差(RAE),比较RPE与0的差异及不同公式间RPE、RAE的差异,并统计RAE≤0.5 D、≤1.0 D的眼数所占百分比。

结果:5种公式计算所得的RPE与0比较均无差异(均P>0.05)。5种计算公式的RPE、RAE整体无差异(F=0.554,P=0.696; H=4.402,P=0.354); Potvin-Hill Pentacam公式、Barrett True K公式的RAE在≤0.5 D内的眼占比分别为26眼(76%)、24眼(71%),在≤1.0 D内的眼占比均为33眼(97%)。

结论:Barrett True K 公式、Potvin-Hill Pentacam公式在角膜屈光术后白内障患者IOL屈光度计算中表现出较高的预测性。由于此类人群角膜屈光力存在差异,IOL度数计算问题仍需要进一步研究,临床上建议多种公式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76.
目的 探究不同的左前降支(left anterior descending, LAD)狭窄程度和分叉血管曲率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建立不同分叉血管曲率半径和 LAD 分支狭窄率的理想模型,使用流固耦合( fluid-structure interaction, FSI)方法评估不同曲率半径和不同狭窄率情况下对血流和壁面剪切力相关指标的影响。 结果 LAD 发生狭窄后,高震荡剪切指数(oscillatory shear index, OSI)和高相对滞留时间(relative residence time, RRT)区域主要分布于 LAD 分叉脊对侧、弯曲外侧狭窄位置下游近端和弯曲内侧下游远端,并且随着狭窄程度的增加会扩大其区域与程度;由于曲率半径减小,弯曲内侧中的高 OSI 和 RRT 会向 LAD 下游远端分布,高 RRT 区域面积相对整个血管面积平均降幅能够达到 35. 68% 。 结论 LAD 狭窄的存在会增加狭窄位置下游和 LAD 分叉脊对侧发生继发性狭窄的风险。 曲率降低会促进弯曲内侧斑块的形成与发展,但从整个血管来看,又会细微地降低斑块形成概率。 研究结果可为治疗 LAD 病变与预防继发性狭窄提供方案设计与优化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77.
目的探讨应用普通股骨髓腔扩大绞刀代替专用的椎间植骨器械,进行腰椎后路椎间植骨融合术的临床经验体会,评估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34例应用股骨髓腔绞刀进行腰椎后路椎间植骨融合术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34例无围手术期硬膜及神经根损伤,无伤感染和和植骨块松脱。随访5~6年,植骨全部于6~8个月愈合,无一例植骨塌陷。按Machnab标准评定:优21例,良11例,可2例,差0例,优良率94.12%。结论改良应用股骨髓腔扩大绞刀代替专用的椎间植骨器械,作椎间植骨床的准备,效果满意,安全方便。  相似文献   
78.
目的探讨原位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再次手术的原因、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我院自2000年6月~2005年11月共收治17例原位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均采取椎板扩大开窗、椎间颗粒植骨融合、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术后随访1~5年(平均19.7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椎间植骨融合率为94.1%;按Macnab疗效评定标准,优良率为88.2%。结论原位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主要原因是髓核组织摘除不彻底,神经根粘连,并伴随不同程度的椎管狭窄和腰椎不稳。明确诊断、严格掌握手术指征、认真细致地进行手术操作,可减少或避免手术并发症,取得优良的疗效。  相似文献   
79.
宫腔化脓性感染是一种严重的盆腔炎性疾病(PID),主要表现为发热、腹痛、阴道分泌物增多等症状。椎间盘炎是发生于椎间盘间隙和邻近椎体或软骨板的感染性病变,其症状及体征缺乏特异性,临床上容易诊断延迟直至出现椎体骨质破坏及下肢肌力减弱。本文报道了1例因取环手术引发宫腔化脓性感染进而引发腰椎间盘炎,出现腰痛伴行走障碍的患者,并进行了文献复习,加深了对PID的病原体、感染传播途径、诊断标准、治疗原则及其严重不良后果的认识。对于非特异性椎间隙感染,临床医生除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检查之外,还应仔细询问病史并了解病情的演变过程,及时诊断并进行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80.
目的:观察自拟骨伤复元汤对胸腰椎骨折术后早期白介素-2、纤维蛋白原表达及患者疼痛的影响。方法:将符合要求的8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0例,术后给予补充血容量、抗感染等常规治疗;观察组40例,术后给予常规治疗联合口服自拟骨伤复原汤治疗。分别于术后第1天、第7天及第14天,比较2组患者血浆中白介素-2、纤维蛋白原含量的变化情况及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变化情况。结果:1血浆白介素-2含量。不同时间点间血浆白介素-2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98.792,P=0.000)。2组血浆白介素-2的组间差异总体上有统计学意义(F=18.916,P=0.000)。进一步比较显示,术后第1天2组患者血浆白介素-2含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20±1.03)ng·L-1,(6.50±0.85)ng·L-1,t=-0.714,P=0.475];术后第7天、第14天2组患者血浆白介素-2含量比较,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30±0.95)ng·L-1,(9.70±0.67)ng·L-1,t=-2.950,P=0.030;(10.20±1.32)ng·L-1,(11.90±1.29)ng·L-1,t=-2.431,P=0.015];时间因素与分组因素存在交互效应(F=12.417,P=0.011)。2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不同时间点间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18.439,P=0.000)。2组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的组间差异总体上有统计学意义(F=0.896,P=0.049)。进一步比较显示,术后第1天2组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29±0.31)mg·dL-1,(3.34±0.23)mg·dL-1,t=0.277,P=0.741)];术后第7天、术后第14天,2组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比较,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98±0.16)mg·dL-1,(2.39±0.18)mg·dL-1,t=1.487,P=0.042;(2.77±0.13)mg·dL-1,(2.11±0.12)mg·dL-1,t=8.952,P=0.039];时间因素与分组因素存在交互效应(F=22.248,P=0.000)。3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不同时间点间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64.972,P=0.000)。2组术后疼痛视觉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